橄榄核 (《纲目》)
  【来源】为橄榄科植物橄榄的果核。植物形态详"橄榄"条。
  【药材】果核呈梭形,两头钝尖,红棕色,上有6条棱线,质坚硬,不易碎;剖开内有3室,其中各有种子1粒。种子细长梭形。种皮棕红色,内为白色种仁,油性足。无臭。 主产福建,此外,广东、广西亦产。
  【性味】《纲目》:"甘涩,温,无毒。"
  【功用主治】消诸鱼骨鲠,治胃痛,疝气,肠风下血。
  ①《纲目》:"磨汁服治诸鱼骨鲠,及食鲙成积,又治小儿痘疮倒黡。烧研服之治下血。"
  ②《本草备要》:"烧灰,敷疰疳。"
  ③《本经逢原》:"灰末,敷金疮无瘢。生核磨水,搽瘢渐灭。"
  ④《本草再新》:"治肝胃气,疝气,消疽瘤。"
  ⑤《岭南采药录》:"磨碎涂眼,去眼膜。"
  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烧存性研末,1~2钱;或磨汁。外用:烧存性研末调敷或磨汁涂。
  【选方】①治阴肾颓肿:橄榄核、荔枝核、山樝核等分。烧存性,研末,每股二钱,空心茴香汤调下。(《纲目》)
  ②治肠风下血久不瘥者:橄榄核,不以多少,灯上烧灰为细末,每服二钱,陈米饮调下,空心食前。(《杨氏家藏方》橄榄散)
  ③治耳足冻疮:橄榄核烧研,油调涂之。(《乾坤生意》) 
 中药大全提醒您:此中药来源于网络,使用前请遵医嘱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