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常山 (李承祜《药用植物学》)
【来源】为茜草科植物玉叶金花或展枝玉叶金花的根。
【植物形态】①玉叶金花又名:鹅儿花。 常绿蔓状小灌木,高可达5米。小枝披柔毛。单叶对生,具短柄;叶膜质或薄纸质,卵状矩圆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4~8厘米,宽2~4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平截或稍偏斜,上面深绿色,有稀疏白柔毛,下面淡绿色,密被白柔毛;叶脉背面隆起;托叶2深裂,披针形至线形。伞房花序顶生;萼5深裂,裂片线形,密被白色柔毛,往往有1~2枚扩大成叶状,广卵形或圆形,长3.5厘米,白色;花冠金黄色,漏斗状,长2~3厘米,先端5裂,裂片卵圆形;雄蕊5;雌蕊1,柱头2歧。浆果球形,乌紫色,径约7~8毫米。花期初夏。 生于山坡、林地。分布四川、广西、广东、福建、台湾等地。
本植物的茎叶亦作山甘草用。详"山甘草"条。
②展枝玉叶金花 落叶小灌木,高约1米左右。根深棕色,有恶臭。茎灰白色,皮孔椭圆形,棕色,大小不一,稍微突起,幼枝有毛。单叶对生,少数轮生;长椭圆形,长约7.5~11厘米,宽约4~5厘米,先端急尖,全缘,羽状脉,侧脉6~8对,不直达边缘而向前弯斜,两侧脉间部分向上面隆起,因此全叶呈高低不平的形状,上面深绿色光滑,下面绿白色,有短毛;顶部嫩叶的基部带紫色;叶柄长约1厘米。复聚伞花序顶生,花黄色,萼片5裂;花冠漏斗状,筒部长,外被绢丝状毛,喉部亦有毛,上部较阔,裂片5扩展,卵圆形,先端尖,在芽内为镊合状;雄蕊5;子房下位,2室,柱头2,线形。浆果。种子多数,小而有棱角。花期夏季。 分布四川、湖北、云南等地。
【采集】8~10月采挖,晒干。
【药材】干燥的主根大多粗直而长,或作不规则弯曲;侧根多数,并有无数细根,表面灰棕色,具不规则纵横裂纹;皮部厚,新鲜时易剥离,内侧光滑,富有粘质。外形极似常山,但断面为白心,与常山之断面为黄白色者不同。 产四川、广西、福建等地。
【炮制】以水润透,切片,晒干。姜汁炒焦用。
【性味】《四川中药志》:"性寒,味苦,有毒。"
【功用主治】《药用植物学》:"治疟。"
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,2~3钱。
【选方】治疟疾发寒热:白常山、散寒草、乌梅、牛膝、野烟、藿香,水煎服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)
中药大全提醒您:此中药来源于网络,使用前请遵医嘱。 |